好像评论畅销书时常会有意外之喜,上次是芒果街小屋,这次是How to be Good。今天收到企鹅中国的豆油,要求授权给他们的官网博客使用,回报是会提供新书的预读本。真不错,很高兴,这样大概可以省掉些淘原版书的麻烦吧。是这篇:如何是好?
突然明白豆瓣可能的一种盈利模式,企业用户使用豆瓣资源肯定和我们这些免费散户有所不同吧。不知是不是这样。
前两周都比较忙,一周要应付考试,一周DEA,那活不好做,遇到的又是个极强势tough的老大,每日被challenge,通常我叽叽咕咕汇报了一大通当前状态,得到回答是:But you still didn't answer my question。他的question通常都很难搞,不过,此人虽然作风彪悍,自身倒的确很强大,思路清晰,所说是对的,所以,被当面憋在那边倒也没什么太郁闷,反正咱皮厚得很,转身跑出去再四处询问补信息就是了。还是颇有收获的。
那里处理的都是真正严重的问题,有趣的地方包括:
deadline的意思是,过了这个line,那些客户就真的要死了。死法多种多样,可以是真的工厂无法生产,也可以是被SEC罚重款,更有趣的一种是,员工不能及时得到承诺的培训,劳资关系破裂,工会就组织起罢工了。
出问题的业务也花色繁多,非常有趣,比如给各家发廊生产供应洗发水啊什么的。
五年前我们每天都在处理客户生产系统数据库崩溃这样的事件,那时候我们都很单纯,每天都煞有其事地和客户讨论你现在该怎么restore数据库,当时我们必须象念经一样的对客户说一句:恢复前,你得和应用人员商量啊,他们同意了,觉得没影响了才可以restore啊。说过这个了(通常还会写下来立字为据的),两个纯DB技术人员就兴致勃勃继续商量怎么进行恢复才好。那时候从来不明白,真正是为什么。现在才清晰起来,重点是,任何技术上的inconsistency都不是最要害的问题,最关键的是系统和现实之间的inconsistency,这才是要付出惨重代价的。纯技术性地消除错误数据,很可能导致不可挽回的严重后果。这种情况下的最佳措施是不要去碰那台已经崩溃的系统,这样至少还保持了大部分现场,补救措施都必须在其它地方进行。从当初念经到现在的清晰真是有很长的过程啊。
然后下班时候一片黑茫茫里等班车,听到CoE的人在闲聊,说真搞不懂,那些个客户,就装了使用个DB,怎么就老会down呢,这怎么可能呢?忍不住插了句:每家客户down都是小概率事件,好几年不一定会出一次,但全球那么多系统,每天down个几个是很平常的。人家没说话,但显然不以为然。
好吧,当年我们有很长的路要走,现在这个自信的青年离现实就更远了,他还沉浸在完美的理想世界里,都还没开始向外张望呢。沉默是金,黑暗里大家低头上车。冬日渐近,夜长昼短。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