虽然不是她画的,但这样无意识地堆成一幅画,走向是我不能预料的,倒有点像荣格的画图分析潜意识。
前一阵看来点这个:
再看到荣格通过病人画图来分析就更觉得更加离谱了。所谓‘集体潜意识’说得很玄,看起来倒是似曾相识,小学的时候我们也常玩测字,故做高深肆意联想来推测同伴的心思。这个容易得很。不过你说它是心理治疗也未必不可,人们毕竟得自救,测图只是继续谈话的手段。
兜兜指挥下各种巧合出来的图画老让我想起荣格,不过这个是很简单直接的:表达了她对安抚奶嘴的热爱,对香蕉的热情(最近又不喜欢了),对‘大’‘花’‘叭叭呜-’不知厌倦。
1. 这张我觉得挺好看,有阿姨哄她时给画的自行车小乌龟,然后主体是不断重复的小汽车和花朵,这两样是她小拖鞋上的装饰,所以很有感情,不停地要求我画。因为正开始通过图画理解‘大小’的区别,她一直热情地要求我画得‘大!大!’另外还有零星要求拓上去的鱼和十字卡片的样子。
2. 这个是我想不到的,把安抚奶嘴啪放在本子上,一定要求画下来。然后凑巧又要求拓手的形状。
都是巧合,结果倒真是一幅小宝宝的理想世界
3. 让画香蕉,过几天又恰巧拓手掌在上面
4. 这个是上周末去参加的免费体验课,结果是我坐在那尴尬地听老师讲,兜兜跑边上把玩具框里面的小动物都掏出来玩了,好在没有吵闹(因为她语言发展得慢还不会说什么),最后老师说兜兜小朋友是来视察环境的呀。课程设计得还挺好,用拓片刮涂颜料,然后教捏泥巴。颜色是兜兜涂的,陶土说什么也不碰,黑乎乎得她嫌脏。结果只好我捏。图画结构是课程设计好的,一步步跟着做,自然就是类似的结果。回来放在书架上,她看到就指着说‘兜兜!’表示是她上的色,然后又说‘妈妈!’,妈妈捏的泥。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